2007年4月14日

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决:损害赔偿

裁判字号:96年诉字第1401号
案由摘要:请求损害赔偿
裁判日期:民国 96 年 04 月 02 日
资料来源:司法院
相关法条:民法 第 185、186、188 条(96.03.28)
民事诉讼法 第 78、249 条(96.03.21)
要  旨:所谓「在法律上显无理由者」,系指依原告于诉状内记载之事实观之,在法律上显然不能获得胜诉之判决者而言。且,公务员因故意违背对于第三人应执行之职务,致第三人受损害者,负赔偿责任。其因过失者,以被害人不能依他项方法受赔偿时为限,负其责任,民法第 186 条第 1 项固有规定。惟该条项所谓「第三人之权利」,系指私法上之权利而言,不包括公法上之权利在内。

参考法条:民法 第 185、186、188 条(96.03.28)
民事诉讼法 第 78、249 条(96.03.21)

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决        96年度诉字第1401号
原   告 李○○ 
被   告 马○○ 
上列当事人间请求损害赔偿事件,本院判决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诉及假执行声请均驳回。
诉讼费用由原告负担。
事实及理由
一、原告起诉主张:伊系法务部所属调查局科长兼任该局第一处急要勤务处理中心副主任,于民国 82 年 12 月 11 日受当时任职立法委员之陈○○及张○○嘱托,至该院记者招待会作证备询。然被告时任法务部长,却未依法践行调查证据程序并予伊申辩机会,竟认定该记者会系由伊召开及发表不当言论为由,将伊移送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下称公惩会)惩戒,致伊因而遭休职 6个月之处分,始伊名誉受损。爰依民法第 185 条、第 186 条及第 188 条等规定,诉请被告应赔偿伊精神慰抚金新台币 100,000 元,并登报回复伊名誉等情。并于本院声明:(一)被告应给付原告新台币(下同) 100,000 元,并公开登报道歉回复名誉。(二)愿供担保请准宣告假执行。

二、按原告之诉,依其所诉之事实,在法律上显无理由者,法院得不经言词辩论,径以判决驳回之,民事诉讼法第 249 条第 2 项定有明文。又所谓「在法律上显无理由者」,系指依原告于诉状内记载之事实观之,在法律上显然不能获得胜诉之判决者而言(最高法院 62 年台上字第 845 号判例意旨参照)。且,公务员因故意违背对于第三人应执行之职务,致第三人受损害者,负赔偿责任。其因过失者,以被害人不能依他项方法受赔偿时为限,负其责任,民法第 186 条第 1 项固有规定。惟该条项所谓「第三人之权利」,系指私法上之权利而言,不包括公法上之权利在内(最高法院 71 年台再字第 55 号判决意旨参照)。

三、查,原告系因担任法务部所属调查局科长兼任该局第一处急要勤务处理中心副主任期间,于值勤时间擅离职守及在立法院记者招待会上,公然发表不实言论等情为由,经法务部移送公惩会,再经公惩会以 83 年 10 月 14 日鉴字第 7458 号议决书予以休职 6月之处分确定在案;原告不服,提起再审议之声请,亦遭该会驳回确定等情,有卷附公惩会 83 年度再审字第 524 号议决书可凭(见本院卷第 15 至 23 页)。足证,原告受有休职 6月之处分,显系其违反公务员服务法而遭公惩会予以惩戒,并非被告个人以何故意或过失不法之行为侵害原告所致。况原告遭休职 6 个月之处分系属于公法上之行为,亦与民法第 186 条规定侵害个人私法上之权利无涉。是原告主张:被告任法务部长却未践行调查程序,致伊受有休职 6 个月之处分,显有违反民法第 185 条、第 186 条及第 188 条等规定云云,要属法律上不可能获得胜诉之判决至明。

四、从而,原告依民法第 185 条、第 186 条及第 188 条等规定,诉请被告应赔偿其名誉非财产上损害 100,000 元,并登报回复名誉,显无法律上理由,爰不经言词辩论径以判决驳回之。
又原告之诉既经驳回,则其假执行之声请即失所附丽,应并予驳回。

五、据上论结,本件原告之诉为无理由,依民事诉讼法第 249 条第 2 项、第 78 条,判决如主文。

中   华   民   国   96   年   4    月   2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杨絮云
以上正本系照原本作成
如对本判决上诉,须于判决送达后 20 日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
中   华   民   国   96   年   4    月   2   日
书记官 高秋芬